三、隋和唐初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及鬥爭(一)隋朝的皇位之爭楊堅代周建隋之後,為了加強對全國的統治,分封諸子以為屏藩。
史載“高祖初即位,每懲周代諸侯微弱,以致滅亡,由是分王諸子,權侔王室,以為磐石之固”(《隋書·元岩傳》)。
楊堅與獨孤皇後共有五子,長子楊勇、次子楊廣、三子楊俊、西子楊秀、五子楊諒。
開皇元年(581年),在以長子楊勇為太子之後,以次子楊廣為晉王、幷州總管,三子楊俊為秦王,西子楊秀為蜀王、益州總管,五子楊諒為漢王。
開皇二年,以秦王楊俊為河南道行台尚書令、洛州刺史,三年,改任秦州總管,隴右諸州儘隸焉。
開皇九年滅陳之後,行軍元帥楊廣複拜幷州總管,而以秦王楊俊為揚州總管,總領淮河及長江以南44州軍事,鎮廣陵(今江蘇揚州)。
次年,江淮豪族群起反隋,文帝將楊俊調為幷州總管,再次以平陳統帥晉王楊廣為揚州總管,“鎮江都,每歲一朝”(《隋書·煬帝紀上》)。
從此,楊廣坐鎮江都達十年之久,全權統轄江淮各州之地。
開皇十七年,又以漢王楊涼為幷州總管,“自山以東,至於滄海,南拒黃河,五十二州儘隸焉。
特許以便宜,不拘律令”(《隋書·庶人涼傳》)。
但是,宗王出鎮並冇有按照隋文帝鞏固帝國的初衷發展,他們紛紛在各自的區域內收納失意淪落之士,籠絡地方人物,從而使新的統一政權麵臨著深刻的危機。
楊廣在文帝諸子中,表現出特有的仁孝品行和政治才華。
還在開皇六年,18歲的楊廣就被任命為雍州牧、內史令,主持國都長安行政和參理朝政近兩年。
此間,隋文帝曾幸晉王第,看到楊廣的居室之中陳設樸素,“樂器弦多斷絕,又有塵埃,若不用者。
以為不好聲妓,善之”(《隋書·煬帝紀上》)。
正是由於楊廣有如此表現,所以在開皇八年被任命為伐陳的隋軍統帥。
在平陳一役中,楊廣再次贏得了很好的聲譽。
他中國大通史·隋唐五代嚴格要求部下,隋軍表現出嚴明的紀律。
賀若弼部在渡江後,“軍令嚴肅,秋毫不犯有軍士於民間潔酒者,弼立斬之”(《隋書·賀若弼傳》)。
占領建康後,將陳後主關押在東宮,斬施文慶等“五佞”於石闕下,以謝三吳。
又“使高潁與元帥府記室裴矩收圖籍,封府庫,資財一無所取。
天下皆稱(楊)廣,以為賢”(《資治通鑒·隋文帝開皇九年)。
戰後,楊廣又立即處決了一些有違紀行為的將領,即使名將賀若弼,也以其違反軍令先期決戰而收押待審。
建康平定後,陳境其他州縣多是楊廣命陳後主手書招降的,冇有使戰爭進一步擴大化,這就為楊廣在江南贏得了最初的聲望。
楊廣本人對此也是很得意的,他在後來給佛教天台宗的創始人智領的一封信中說:“近年奉詔專征,弔民伐罪,江東混一,海內又寧,塔安其堵,市不易業。
斯亦智者,備所明見。”
(《國清百錄》卷2)在開皇十年平定江南叛亂的戰爭中,楊廣配合楊素的軍事進攻,采取政治攻勢,通過攻心戰術招撫了大批反叛者。
如延請在三吳地區人望極高的吳郡世族陸知命,讓他出麵曉諭,使17城叛者納城歸降。
江南豪族之所以願意與這位滅陳統帥合作,與楊廣對江南人士的態度有很大關係。
在隋朝初年,政權由關隴人士所把持,繼續西魏、北周以來的“關中本位政策”,普遍存在著對江南人土的歧視和鄙夷。
楊廣從小就表現出對南方文化的羨慕和嚮往,“好學,善屬文”,作文時刻意模仿由南朝入周的“庾信體”。
其王妃蕭氏是南朝梁皇室的後裔,昭明太子蕭統的玄孫女,“性婉順,有智識,好學解屬文,頗知占候”(《隋書·場帝蕭皇後傳》)。
與蕭氏的結合,對楊廣屬心於南方文化和南方人士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。
所以,楊廣在平陳之初,就懷著在江南成就一番事業的雄心,一改以關中為本位對江南進行鎮壓的政策,開始廣泛收納招引江南才士。
坐鎮揚州之後,通過由後梁入隋、熟悉江南士林的柳吾,“招引才學之士諸葛穎、虞世南、王胄、朱踢等百餘人,以充學士”(《隋書·柳要傳》)。
楊廣還注意網羅江南著名的佛、道上層人物,利用他們廣泛的社會影響,在江準地區培植勢力。
由於楊廣竭力收羅不得誌於新朝的江南人士,在江南亡國士人看來,楊廣在江都的總管府,實際上成了保護他們利益的小朝廷。
坐鎮江都的十年,正是楊廣借重江南人士、積極謀求皇位繼承權的十年。
①中國古代的宗法製度規定了皇位由嫡長子繼承的原則,根據這個原則,楊廣註定了要向其長兄卑屈稱臣。
但是隨著楊廣的成長,到隋朝建國以後20年的開皇末年,他己經有了可以誇耀的文治武功,進而產生了覬覦皇權的野心,而在楊廣謀奪太子的計劃中,他的母親獨孤皇後起了推動作用。
隋文帝獨孤皇後的家族是一個典型的關隴軍事貴族之家,由於有了這樣一個特殊的家族背景,使得隋文帝從一開始就對她產生了一種敬畏。
史家所謂後性妒忌,“高祖甚寵憚之”(《隋書·獨孤皇後傳》)。
獨孤皇後乾政很深,而且對隋文帝的私生活也管束極嚴,相誓不再有異生之子。
隋文帝的五個兒子,全部為獨孤皇後所生。
隋文
點擊彈出菜單